陶俑发展史,是一部浓缩的立体的中国古代史,贯穿春秋战国秦汉到宋元明时期。
陶俑是用陶土模仿人或动物形象制作。陶俑自商代后期开始出现,到清代消亡绝迹,几乎跨越了整个中国古代。因其真实地负载了当时社会的各种信息,折射了古人的生死观念,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体貌特征及舆服制度、依仗组合、军阵排布等,是研究中国古代丧葬礼仪、经济、文化、军事、政治和民俗习尚的形象反映,可谓是一部浓缩的立体的中国古代史。
陕西在我国历史上有千年帝都的美誉,境内遍布历代帝王将相的陵墓。这些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陶俑。这些陶俑工艺精良、造型生动,堪称我国古代雕塑的典范之作;同时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风俗与风貌,具有独特的历史、艺术价值。
通过对陶俑有机组合展示,形成独特的风格技巧,传递古代文化信息,使历史的记忆散发出绚丽、生动的光彩。